Table of Contents

「資深員工一定就能當好 PM 嗎?」這個問題,我相信許多人都曾經思考過。不論是主管在規劃人才培育時的考量重點,或是資深員工自己對職涯發展的期待,似乎都存在著一個普遍的迷思:「在公司待得久的人,一定比較適合當 PM吧?」

資深不等於可以直接擔任 PM

資深員工確實擁有許多優勢,例如熟悉公司文化、了解各部門運作模式、擁有豐富的人脈基礎等。但這些優勢,真的等同於能夠勝任 PM 的角色嗎?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很會煮菜的廚師,一定就可以經營好一家餐廳嗎?同樣的邏輯,一個資深的工程師或設計師,也不見得能順利轉型成為一個稱職的專案經理。

升遷決策中的常見盲點

過度重視專業年資

公司在挑選專案經理 (PM) 時,常常太注重應徵者工作了多久。但這是不對的想法。專案管理其實是一個獨特的專業,需要特別的知識和技能。就算在某個領域工作很多年,如果沒有專案管理的專業能力,也不一定能當好 PM。

忽視管理才能的培養過程

另一個常見的誤區是認為「做得好的人,自然就會帶得好」。這種想法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管理能力並非與生俱來或自然而然就會擁有的技能,而是需要透過系統性的學習與實踐才能掌握。

因此,若在未經過適當的管理訓練的情況下,就直接把一個優秀的個人貢獻者 (Individual Contributor) 給轉任成 PM ,很有可能會遭遇重大挫折。

這不僅會導致專案管理不善,原本擅長的專業領域也會因為疲於救火而荒廢。更嚴重的是,這可能動搖其自我價值與認同感,降低工作熱忱與動力,最終讓一位優秀人才的潛力被白白浪費。

真正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

還記得我們在上一篇當中,提到最重要的三個基本能力嗎?第一是用系統性的方法來分析問題,第二是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第三是能夠團結大家一起工作。這三個能力不只是表面上的技能,更需要長期累積經驗和不斷練習才能真正掌握。一個優秀的 PM 必須能夠在這三個面向上都展現出成熟的判斷力和執行力。

那麼,如果想要從團隊成員裡,挑選一位成為一個稱職的 PM,要從什麼方面入門才好呢?

專案管理方法論的掌握

對於初踏入這個領域的人來說,雖然「專案管理」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其實這是一門有明確知識框架基礎、高度專業分工、甚至擁有不同管理流派與擁護者的嚴謹專業。

所以,對於有立即性專案管理需求的入門者,他需要先大致搞清楚專案管理的知識圖譜全貌、接著要學會分辨現在團隊裡使用的是哪一套框架 (也有可能是多套混用的),並學會識別所在組織的長期願景、整體目標、專案節奏,還有團隊內外的人員組成、權責分工等。

而不管上述這些情況如何,我建議 PM 都還需要另外具備以下基礎技能:

  • 專案範疇管理 - 定義和控制專案的工作範圍與目標
  • 時程與資源規劃 - 安排專案時間表並有效分配人力物力
  • 風險評估與控管 - 預測可能問題並制定應對策略
  • 利害關係人管理 - 妥善處理所有相關單位的需求與期待
  • 團隊溝通與協調 - 確保團隊成員之間順暢的訊息傳遞與合作

跨領域整合的能力

在掌握專案管理的方法論之後,想要區分一個 PM 是否優秀的核心價值,則是在於他是否有整合不同專業領域的資源與人才的能耐。

  • 理解不同專業領域的基本概念
  • 具備有效的溝通技巧
  • 能夠在衝突中尋找平衡點
  • 懂得如何促進團隊協作

而這些能力,對於從團隊成員升為 PM 的人來說,通常會是相對是薄弱的能力面向。因為他們習慣用原先待過的團隊或角色來進行本位思考,容易輕忽其他專業領域的重要性、以及其他部門的專業價值。

舉個例子來講,對於資深技術人員來說,可能會有種「技術至上」的思維誤區,讓他們對不是自己專精的技術或職位有偏見。這會使他們不利於在衝突當中尋求共好、容易淪於一言堂式的管理,導致比較難維持 (或提升) 團隊的合作精神與工作效率。

如何為「成為 PM」做好準備

無論你是正在考慮轉型成為專案經理的資深員工,或是正在評估團隊成員是否適合擔任 PM 的主管,我在這裡整理了幾個簡單的自評:

自我評估與能力盤點

首先,要暫時把個人偏好擺在一邊,誠實面對自己 (或你的候選人) 在專案管理各個面向的能力缺口:

  • 對專案管理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
  • 領導與溝通技巧的熟練度
  • 壓力管理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 跨部門協調的經驗

系統性的學習規劃

找出最薄弱的能力缺口之後,則要制定一個符合需求的學習計畫,可以包含:

  • 參與專業的專案管理培訓
  • 考取相關證照
  • 從小型專案開始累積實戰經驗
  • 尋找經驗豐富的 PM 作為導師

這裡要注意的是,不要立刻去弄個什麼大全套來讀,也不要把我在這裡列出來的清單照單全收。而是得要根據實際的狀況來量身計畫,才是最合適的系統化學習喔。

延伸閱讀:職場進修總是感覺事倍功半嗎?破解個人化學習的黃金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