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好不容易下了大把預算,為你的商店獲得了不少客流量,客人們看到商品也愛不釋手,但總是到處摸摸看看,購物車反覆加了又放回去,卻就是不去結帳?其實,身為人類,每個消費者都會有不理性的瞬間,這時候,就差我們去幫他們「推一把」啦!

前置作業

那在開始之前,我們需要先排除客人除了「結帳的衝動」外,其他會導致妨礙顧客消費的因素。至少google analytics的traffic/funnel等地方都要先檢查過一輪:

  • 網站結帳的功能是否正常:包含刷卡、超取、資料填寫、各式按鈕都能正常運作
  • 站內基礎建設是否良好:包含產品內容是否完整、死連結/圖片、連線緩慢、跨瀏覽器/跨平台的運作、網頁跳出/app閃退、售前客服是否完善等
  • UI/UX設計是否得宜:包含是否造成訪客疑惑、按鈕誤觸、配色與路線指引是否明確、畫面與配色是否舒適等

消費者的心理

接下來我們來看,如果隨機訪問消費者,他們買東西的決定性因素是甚麼呢?我們可能會從他們的口中得到很多不同的答案,譬如說是喜歡的圖案或功能啦、有一定的品質或認證啦、質感摸起來很舒服、有機生產、有在特價啦、周年慶或會員活動啦等等。然而如果我們把這些答案都收攏的話,不外乎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

  • 他覺得這讓他感興趣/是好東西
  • 他覺得很划算/不買可惜

這時你可能會覺得,這不是廢話嗎?問題是很多時候當商品已知、成本也已知的情況下,你賣的別人家也有類似的,能做的變化實在有限,該怎麼辦?

觀感>事實

魔鬼藏在細節裡,我們再看一次吸引顧客購買的兩大原因:

  • 他覺得這讓他感興趣/是好東西
  • 他覺得很划算/不買可惜

發現了嗎?所以重點其實不是你是不是真的擁有市場上最強的產品、也不是你是不是真的殺出市場最低破盤價,只要顧客「他覺得」是,就可以了!當然,做生意以誠信為本,這裡不是要教你騙人或作假文案,而是探討如何營造出適當的氛圍,讓顧客逛得愉快也買得開心,創造買賣雙贏。

對荷包看守鬆懈的時候

我們人類有一種奇妙的「心理帳戶」心態,把我們手邊的資金自動分為三種:每月開支(例如薪水)、獎金或獎勵(例如年終獎金)、意外之財(例如樂透彩金)。同樣是5000塊,消費者會傾向把5000的薪水用在刀口上(為了生活所需)、5000的獎金來升級吃穿用度(提升自己的生活滿意度)、5000的樂透彩金買平常捨不得買的奢侈品(用來圓夢)。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上面的心理,結合所販售的商品屬性,得出對一般中產階級最佳的行銷活動時間點:

  • 價格訴求的產品/民生用品:發薪日前後。例如會員日、集點加倍等活動,經常是在5號、15號發薪日附近。
  • 質感訴求的產品/百貨精品:三節獎金、年中與年終獎金發放日前後。例如四季特賣、各式節慶行銷活動。
  • 奢侈品與頂級消費品:各種開獎日、個人紀念日、尾牙季等。例如特定日期的VIP特權、結婚禮、生日禮、貴賓party等。

猴子的朝三暮四之術

如果我們想要給顧客划算的感覺,但實在沒有預算怎麼辦?學學戰國時代的養猴人吧:總共7份伙食的預算,早上3份晚上4份的話早餐太少了?那把早餐改成4份就讓猴子們感覺好像變多了?先別急著笑猴子,看看下面幾個例子,你是不是也有好像變划算了的錯覺?

  • 產品999元含運費 => 比939元+運費60元划算?
  • 把商品的包裝、容器增大 => 相同的價格買到的東西變大了?
  • 650元的商品,打卡現折150 => 感覺好像比直接特價500還要便宜?
  • 買一送一 => 一樣價格拿兩個,賺死了!咦,旁邊半價的商品沒人理?
  • 買不到的更香 => 一樣的產品,只有會員才能買的限定色更值錢?

默默推一把

最後,當顧客已經在商品頁徘徊,卻遲遲無法結帳時,可利用價格定錨的原理,在附近增加幾個價格選項,幫助你的顧客做下購買的決定。例如:

  • 三欄式訂價:在目標訂價左側加上便宜方案、右側加上豪華方案。顧客會自動偏向選中間方案。適用於服務型商品
  • 類似產品:在目標品項的附近加上一排類似商品推播,但將這些商品的價格訂得比較貴。適用於零售商品
  • 市價定錨:在目標品項的售價旁加上一個較貴的建議售價,適用於高價品或預售商品

最重要的!顧客有多愛你?

有句話說:喜歡你的人,你做什麼都是對的,但是如果他討厭你的話,做什麼都是錯的。做為一個通路亦是如此,如果不喜歡在你這購物,不只我們前面做的努力效果不彰,甚至可能變得多做多錯。

換句話說,顧客想買東西的基礎,是建立在有良好、有吸引力的購物環境前提上的。

  • 好的軟硬體條件:例如這篇文章一開頭要先做好的前置作業、良好的員工訓練、完善的服務地圖等
  • 得宜的會員管理制度:例如根據會員資料做的個人化服務、熟客特權、定期購服務等
  • 獨家/優異的進貨能力:例如顧客在這預購會比在別家更早拿到、通路獨家販售等

•     •     •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