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做過印刷稿件的經驗嗎?明明色彩已經轉換為印刷用的 CMYK,但印出來就是跟螢幕上看的不一樣,跟印刷廠討論也沒得出什麼結果嗎?其實,導致產生色差的成因可以有很多,其中的問題也可能出現在螢幕的顯示上。
請回想看看,當你從一台螢幕切換到另一部時,同一個檔案是否顯示出完全不同的色調呢?至於該怎麼做才能減少這中間的落差,其實跟 Mac 和 Windows 在色彩管理上的差異有關喔!
對 Windows 和 Mac 而言,螢幕一開始就是不同的東西
有日本網友 miyahan 就指出,在電腦界的哲學思考中,Windows與Mac對於螢幕的看法有著根本的差異。
對Mac來說,螢幕不只是一個電子顯示裝置,而是被視為「紙張」的延伸。這意味著當用戶在Mac上工作時,他們的體驗更像是在一張真實的紙張上書寫或畫畫,給予他們更自然、更直觀的感覺。這種設計哲學體現了蘋果公司對於介面和使用者體驗的重視,強調的是螢幕畫面與實體紙張輸出結果的無縫結合。
相反地,對Windows來說,螢幕被視為「螢幕」本身,一個用於顯示資料和執行操作的獨立裝置。這種觀念反映了Windows偏向技術和功能性的取向,著重於使螢幕成為一個高效能和多功能的工具。這兩種不同的方法論,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這兩大操作系統在設計和功能上的差異,並對其用戶群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體驗。
對 Mac 而言,螢幕是「紙張」的延伸
這樣的策略可以追溯到早先開發家用印表機時,當時的麥金塔(也就是現在的蘋果公司) 為了做到「紙張的延伸」這樣的效果,找上了以生產專業相機等光學成像設備的 Canon,從開發之初就融入WYSWYG(所見即所得)的概念,並開發出能夠將螢幕畫面原樣列印出來的技術。
在作業系統方面 (當時為 NeXTSTEP ,屬於 Mac OS X的前身),蘋果找來了電腦影像處理專長的 Aldus (後來被 Adobe 收購) 合作,發表了能夠直接在電腦桌面直接編輯與排版印刷稿件的軟體 PageMaker (也就是多年後的 InDesign 的雛形),在80年代、主流出版業還只能使用傳統排版工具的當時,直接使用電腦就能排版 (後來這個概念稱之為DTP,桌面出版) 可謂是革命性的新概念啊。
除此之外,當時的蘋果也設法掌握 mac 螢幕生產的規格與流程規範,使之與其開發的電腦作業系統能有最佳的相容性。在這些環環相扣的良好軟硬體整合之下,擁有一套自家調色心法的Mac的螢幕,從先天血統上就有著與紙張發色較為相近的優勢。
而正是因為它擁有這種獨樹一格的色彩管理環境,成為了多年後,即使搭載 Windows 作業系統的個人電腦早已是市場主流的今天,Mac 系統仍舊受到各領域影像與圖形工作者廣泛愛用與死忠支持的原因之一。
對 Windows 而言,螢幕是「螢幕」本身
與 Mac 不同,Microsoft 在 Windows 平台上追求的則是如何在各方面皆取得最好的效能,對色彩顯示的思路也是如此,以如何能將每台螢幕發色的能力拉到最大為設計方向。於是從一開始,其實微軟並沒有特別去思考過跨裝置、甚至跨媒介的顏色顯示是否需要去統一,而是以每台螢幕的製作工藝與輸出能力而定。
後來,微軟則是找上當時的電腦製造商惠普一起合作,開發出一套名為「sRGB」的色彩空間(color space),目標是讓所有與Windows系統相關的軟體介面、顯示設備、以及印表機都使用 sRGB,希望能藉此達到跨裝置的色彩一致性。
那時微軟的想法是,如果各種設備使用完全相同的色彩空間,那麼在互相溝通時應該就不需要擔心色彩準確性了吧?
乍看之下,這種做法似乎是個好主意,但後面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經過這麼多年,不只每台的螢幕顏色還是很難統一,印刷出來的成色到底差多少就更不用說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問題就出在於當初制定 sRGB 時,是直接以當時主流的CRT色彩顯示範圍為參考所設計的,而沒有考慮到螢幕顯示器後續的技術發展(現在基本很難找到CRT螢幕了)、以及遺漏了一部份實體印刷品的顯示色域(CMYK)。
隨著時間過去,Windows 系統在商業發展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並在市佔率上得到壓倒性的優勢,擁有個人電腦的用戶變得普及起來後,Windows生態圈下的各項軟硬體效能都日漸強大且多樣化的同時,不同螢幕之間的色差卻因為長期缺乏顯示與製作上的統一標準而變得更加明顯、並逐漸演變到難以忽視的程度。
兩大ICC創始元老、與它們各自的色彩管理系統
然而有趣的是,雖然 Windows 和 Mac 兩家對色彩及螢幕的看法如此不同,卻也都是國際色彩聯盟 (ICC,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 於 1993 年的八位創始元老之一,而且還攜手在 1994 年共同參與制定了初始版本的色彩配置標準 ICCv2 "version 3.0" (是不是很神奇 XD)。
而這兩大作業系統對於色彩管理的方式,也都自有一套不同的邏輯:
Mac:會動態校準顏色的 ColorSync
我們已經知道 Mac 在最一開始就希望能達到所見及所得的效果,所以除了按照當時ICC標準設計出一支色彩換算的程式 (當時命名為CMM,Color Management Module) 之外,它選擇直接從比 MacOS 更低層的 Darwin Kernel (Mac 家族所使用的一種類似 Unix 的核心系統) 來整合跨裝置色彩顯示、字元顯示、以及繪圖邏輯的統一性,並將之命名為 ColorSync。
當有任何顯示裝置(比如螢幕、印表機、掃描器、數位相機等)連接到電腦時,ColorSync 就會負責扮演與裝置溝通的窗口,把這個裝置的色彩資訊讀進電腦、再綜合目前已連到電腦的所有裝置資訊和特性後,來和CMM溝通,最後由CMM計算出合乎ICC設定檔所需要的的正確設定值,將結果交還給 ColorSync 與眾裝置做後續的溝通設定。
也就是說,不管什麼裝置、多少裝置要與 Mac 相連,都要先提供出裝置的各項資訊、再由電腦根據 ICC檔,統一根據每個裝置的條件進行不同程度的調色,藉此使裝置間、甚至各應用程式之間,即使性能及規格不同也能互相配合,達到每台裝置顯示出的色調盡量相近的結果。
題外話:根據 Apple 在 ColorSync 的創始成員 Robin D. Myers 在 2012 年一份回憶開發當時情景的文件中表示,SolorSync 的這個發想從發表世界第一台彩色個人電腦「麥金塔II」的隔年(1988),就已經在積極開發了,比ICC的成立、首度在Mac OS上發表還要早了好幾年的時間。即使將這套演算法與系統架構放到今天,也是個滿理想的色彩管理、甚至也是圖形與字體顯示 (圖形與字體顯示我們日後有空再另開主題來談) 的整合方案。目前不僅 Mac 仍然持續採用ColorSync,甚至在二十多年後也受到了對手微軟的效仿 (某種意義上來說,模仿也算是一種來自對手的盛讚吧)。
Windows:化石級的 ICM、以及從 Vista 開始急追的 WCS
前面我們有聊到,微軟其實是 ICC 的創始成員之一、並參與過色彩配置標準的制定的,所以在 ICC 於 1994 年頒訂初代 icc profile 的同一年,微軟也很積極地在當時候最新的 Window 3.1 上搭載了一個名為 ICM (Image Color Management) 的元件 (類似於同時期Mac上面的CMM),雖然這套架構在當時的設計上並沒有考慮到跨裝置的色差問題 (畢竟也只有256色),加上兩年後又發表了sRGB,在當時也算是夠用 (如果不是很講究玩踩地雷的顏色準不準的話)。
可惜的是,那時微軟在設計色彩管理的架構上,沒有設計一個能夠從中統一協調電腦與各裝置色彩差異的機制(類似像Mac的ColorSync),變成裝置與軟體之間都是各溝通各的、愛怎麼顯示就怎麼顯示。於是不同性能與特性的裝置之間,色差就產生了。
隨著這之後的十幾年間螢幕的顯示技術快速發展,對應的每代 Windows 卻大致上都是沿用這套古老的 ICM+sRGB,概念上並沒有甚麼大的更動。長久下來螢幕色彩失真、缺乏統一性,便逐漸累積成 Windows 令人詬病的老問題,尤其對有處理印刷與平面設計需求的工作者 (要在不完全相容的 sRGB 和 CMYK 兩套色彩空間之間一直切換) 來說更是有苦難言哪。
好在微軟在近幾年對色彩管理的問題,有了比較深入的改善,它參考了Mac過往的經驗,推出了基於 Canon Kyuanos 技術的色彩管理系統 (WCS,Windows Color System),來彌補原先的ICM在跨裝置顯示整合的缺失、以及sRGB色彩空間太狹窄的問題。
有了WCS的最大好處,是Windows終於也能像Mac一般做到直接由單一窗口根據 ICC 設定檔,與各種裝置設備逐一溝通與計算色彩應如何顯示,因此多個裝置與螢幕間的色差應該能夠逐漸縮減 (前提是軟體支援的話);此外能支援的色域也比原先的 sRGB 更寬廣,解決了無法完全顯示 CMYK 的問題,對廣色域螢幕的支援度也更佳。
儘管如此,這樣全面性的色彩管理概念對於 Windows 的生態系來說還不是整合得很成熟,雖然微軟早在 2006 年時,就開始在 Vista 的作業系統版本起導入這套 WCS,並宣布從少數原生的軟體 (比如office系列) 開始相容、再逐步拓展到所有軟體介面與列印設備,但到今天為止,仍然有許多 Windows 上的的既有軟體或第三方軟體不支援這套全新的 WCS 系統,在螢幕上仍然是使用 sRGB 來顯示,變成兩種色彩空間同時顯示在同一個螢幕上的現象,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恐怕只能耐心等待幾年後能走過這個過渡期了。
(但我們仍然可以透過對螢幕定期校色來盡量縮減這個問題的程度,至於具體校色要怎麼做,我想我們可以再另開一篇來談~)
所以我們談及早期Windows的畫面輸出,他基本上是放飛各個裝置自由顯示,不會根據電腦內的ICC設定檔來隨時調整顯示的數值。這意味著,如果你擁有一個高品質的螢幕,Windows 會直接展示出更加美觀的畫面、而沒這麼好的螢幕的顯示就遜一籌。而在Mac OS X上,系統會根據螢幕的等級,做出最佳化調整。這確保了優質螢幕得到最佳的顯示效果,同時,即便是品質較低的螢幕也能獲得相當不錯的效果。這也解釋了為何很多人認為,當同一台螢幕連接到Mac時,畫面似乎更加生動。確實這不是我們的錯覺,就真的是這樣沒錯@@
其他導致色差的原因
雖然我們現在知道,在螢幕色差處理的部分,Mac系統目前是處理得比較好的,但除了螢幕顯示差異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別的因素能夠造成我們拿到的印刷品與當初在電腦上設計的想像畫面出現落差,比如:
- 環境的光源表現:
像是色溫、亮度、光源的方向、演色性、周遭環境的材料反光(或吸光)率等等 - 紙張的選用:
比如紙張的顏色、製紙的材料、紙漿純度、表面雜質、紙纖的方向、紙張擺放的方向、塗佈程度、紙間密度與光澤度等等 - 色料的選用:
比如色料的稠度、色料的油水特性、色料的品質、色料的顯色程度、與紙張種類的配合結果等等 - 不同人類個體間的感色差異:
比如視椎細胞的數量與分佈差異、視野廣度的差異、觀察視角的差異、個體專注力與精神情況差異等等
礙於今天主題的關係,這幾點就先不細說了,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我會再找時間深入聊聊其他的部分,我們下次見啦。
延伸閱讀:
設計師間的都市傳說:帶著 Macbook 到星巴克做設計,出來的稿件就會出現神奇色差?